(相关资料图)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

强身健体,做好资源盘活文章。只有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要注重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体魄壮筋骨,激励行业单位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等担当作为,引导他们将“人力”投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壮大中,将“智力”投入到乘“政策东风”谋取乡村产业发展先机中。要把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资源盘活,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互联网+农业”等产业振兴模式,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扩大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齐心协力让“富民”与“兴业”形成良性循环,以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

因村施策,做足特色升级文章。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村落。乡村产业的振兴和升级,需要深挖本土显性资源及潜在历史底蕴,对本地特有的文化、环境、地理等优势进行归纳,提炼出可以与当地产业链相结合的特色要素,尤其要注重从文化资源中挖掘红色基因,着力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及地方特色品牌,为产业振兴赋能。要“一村一策”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策略,突出把握党建引领释放产业新活力,坚持创新、坚守品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突破多元产业的壁垒,加强品牌推广宣传,形成可持续、多元化、专业化的农村产业体系,稳步促进乡村产业的竞争能力与发展活力双提升。

多业共兴,做实联建共建文章。只有全面释放党建引领效应,才能将多种乡村产业发展要素拧成一股绳,做大做好村集体“蛋糕”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个别乡村“小而散”的现实,可以在不破坏既有建制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党建联建统筹农村发展,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思路共谋共享,努力破解农村公共服务不强、治理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区域实际,探索打破乡镇地界限制,将具有共同发展需求和目标的各域各级党组织集中起来,联合探索推进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新模式,优化当地“党建+产业”顶层设计,强化运转保障,引导多村多镇共推产业项目、共育地域品牌,逐步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实现全面联动、全域贯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组织动员作用,持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有效激发“头雁”干劲,吸引更多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用人才振兴这把“金钥匙”打开更多产业振兴之“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海南澄迈县局(营销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