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5篇)
1.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之反思与完善
(资料图)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
2.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研究
——河北省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
3.涉矿山开采及修复环境资源问题的司法治理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4.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承担的实证研究——基于人民法院司法实践视角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5.关于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调研——以2018-2022年595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二等奖(10篇)
1.关于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空心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
2.信息技术嵌入环境资源案件管理机制的路径探究——基于“三合一”审判模式的思考与重塑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3.关于生态环境民事案件裁判规则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以广州中院六年生态环境审判实践为视角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4.生态环境修复执行制度研究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
5.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实证研究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6.“双碳”目标下碳排放行为纳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争鸣与进路探索——以“两省五市”试点为样本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7.恢复性司法视角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执行机制研究——以31份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范本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8.广西环境资源案件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9.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下生态环境司法治理机制的检视与修正
——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10.关于人民法院推动和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调研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三等奖(15篇)
1.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司法鉴定制度重构
——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
2.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基于300篇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3.探索构建长江流域一体化司法保护机制研究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4.关于全省法院审理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情况的调研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5.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初心探究:社会组织诉讼异化之规制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6.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研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7.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履行判决的裁判适用规则研究——以“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认定为切入点
——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法院
8.关于山东法院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审判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9.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研究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
10.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
——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1.关于生态环境损害案件中生态价值精准量化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12.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生态保护领域的规则构建
——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3.涉生态环境修复执行机制的调研报告——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
——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14.从重罚主义到生态修复的进路——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惩戒机制之检视与完善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15.破坏新疆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新疆近5年的生效案件为分析样本
——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