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说
只要看一眼
就会被“红眼病”患者传染
(资料图)
所以每当看到同学眼睛红红的
我就赶紧闭上我的“卡姿兰”大眼睛
“红眼病”真的是看看就传染吗 ?
假的!!!
“红眼病”看看不会传染
近日,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患者就诊人数增多,“中招者”多为幼儿和学龄儿童。江苏疾控提醒:高温为病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繁殖条件,炎炎夏日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医学名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
“红眼病”到底是怎么传染人的?
“红眼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特别是在家庭内、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病毒随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及泪液排出,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
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与患者握手、拥抱等身体上的接触;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各种工具等;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
感染了”红眼病“是什么症状?
“红眼病”潜伏期短,为18-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7天内症状大部分消退。
球结膜下出血为最显著的症状,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部刺痛、结膜肿胀、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该病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1-3周,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注意:小朋友眼睛红未必都是“红眼病”,家长可以从眼屎及其他症状进行简单甄别,最好还是去医院让医生来诊断。家长切记不要随意买眼药水给小朋友滴。
“红眼病”患者护理
1.适当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天~10天。未痊愈前,应当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2.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毛巾、浴巾、枕套、床单、脸盆等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用具,直到症状消失。
3.酒精消毒: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手机、电脑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等,接触患者后用75%酒精消毒双手。
日常如何做好预防?
隔离传播源
为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对于“红眼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是极其重要的。
“红眼病”患者患病期间尽量居家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当发生爆发、流行时,应立即在就近医疗单位开辟临时隔离点,隔离收治病例。
切断传播途径
应禁止“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及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另外,加强集体单位的卫生工作,开展健康宣教。在红眼病爆发季节尽量少去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睛。
加强集体单位的卫生工作
学校和托幼机构
要落实晨检工作,发现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同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培养儿童勤洗手不揉眼的良好卫生习惯,切实做好毛巾个人专用。
如有保育员发病应暂时调离工作。
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
要实时健康巡查制度,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居家治疗休息。
同时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特别做好公共场所、公用物品、车辆和生产用具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工作。
开展健康宣教
加强对重点人群(工人、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健康宣教工作,促进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和脸盆要单人单用的个人爱眼卫生习惯,有病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等。
来源 |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