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冬小麦连片单产全国第一

百亩示范方、千亩示范方、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达818.69公斤、787.74公斤、738公斤


(资料图片)

7月27日,在六师奇台农场冬小麦超高产示范田验收现场,测产专家组成员进行实地查看。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兵团日报五家渠讯(全媒体记者 冯骏 兰玲玲 郑娅莉) 7月是新疆冬小麦的收获季节。与往年相比,今年7月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宋敏格外忙碌,他先后赶赴一师阿拉尔市、四师可克达拉市、八师石河子市、六师五家渠市,行程几千公里,见证了兵团冬小麦频创高产纪录。

7月3日,一师七团145亩冬小麦创造了平均亩产870.2公斤的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7月7日,四师六十七团93亩冬小麦平均亩产879.4公斤,刷新这一纪录;7月8日,八师一四三团56亩冬小麦平均亩产894.3公斤,再次刷新纪录;7月27日,六师奇台农场41亩冬小麦平均亩产898.19公斤,将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再次拉高。

更令人振奋的是:由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奇台农场冬小麦高产示范田测产验收,当地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818.69公斤、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87.74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38公斤,3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梁健说:“兵团集成推广小麦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已形成大面积创高产梯队效应。”

兵团团场大多地处新疆两大沙漠边缘和边境一线,在水土条件不突出的情况下,何以频创冬小麦高产纪录?兵团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孙洪波认为,这源于兵团多年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为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贡献更大力量,兵团把“稳粮”放在农业生产首位,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大规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450.2万亩增加到今年的638万亩。

同时,兵团创造性地将多年来从棉花种植中摸索出的增密降高、系统化调、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成功嫁接到粮食种植上。2022年兵团粮食总产315.35万吨,比上年增产34.52万吨,总产增量占全国粮食增量的近十分之一。今年,兵团夏粮总产达145.6万吨,比上年增产36.8万吨,按照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83公斤计算,增量可满足76万人一年的粮食供给。

粮食丰产后,兵团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职工种粮积极性高涨。今年,七师胡杨河市28.68万亩冬小麦平均亩产625公斤,比上年增加101公斤,种粮职工户均增收6500元以上。

国家农业作物栽培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张睿认为,兵团通过优化品种布局、栽培管理、集成应用新技术等,实现冬小麦连片单产全国第一,示范意义重大,为我国和世界同类型地区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范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