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信
部分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队员(于务辰提供)
大众网记者邢晨 烟台报道
(资料图)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8月6日,一封从河北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寄出的感谢信跨越山河,终于送到了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队员的手中。在此次洪涝灾害救援中,这支队伍劈波斩浪、连续奋战,抢救转运群众330余人,不仅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更让涿州百姓感受到了来自烟台开发区人民的温暖与守护。
“我们8月1日晚上接到了河北涿州的邀请,紧急前往涿州高新区进行抢险救援。”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队长于务辰回想起当天紧急集合的场景感慨万千。“听说河北遭了灾,队员们都特别着急,抢着要求上前线,没一会功夫队伍就集结完毕了。”于务辰告诉记者,此次救援风险较大,而在危急关头队员们表现出的担当精神让人感动。
为了能够尽早赶赴涿州救援,12名队员带着5辆救援车和3艘救援艇连夜就往涿州进发,到达现场时已经是8月2日的凌晨。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但看到受困群众,队员们根本顾不上休息,马上投入到了救援之中。
“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将人员分成了三组,挨家挨户进行搜索,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于务辰表示,由于涿州高新区面积较大,且地形复杂,加之洪水凶猛,给搜救转运群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即便如此,队员们凭借着过硬的救援本领和钢铁般的意志,连续奋战了近48个小时,成功转运了330余名群众。
受困男子被救下(于务辰提供)
“谢谢!谢谢!”在此次救援中,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在一片几万平方米的厂区内成功搜救了一名40岁的落单男子,当双脚踩到救援艇上时,这位男子非常激动,用颤抖的声音不停地说着谢谢。
“由于该厂区面积很大,且比较空旷,本来并不是搜救重点,但本着对群众生命负责的态度,我们还是坚持留在该区域进行搜救,果然在一幢二层小楼上发现了被困群众。”由于没有饮用水和食物,如果不是于务辰和队员们的不放弃,这位群众将有生命危险。
“复杂地形下的搜救与转运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上百人的转运,我为队员们感到自豪,同时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于务辰告诉记者,此次救援十分艰苦,队员们的耐力和体力都达到了极限,但当地群众却给予了大家无私的帮助和温暖,让队员们有了继续战斗的动力与勇气。
队员不顾疲惫转运群众(于务辰提供)
队员转运群众(于务辰提供)
“当地群众对我们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般热情、周到,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和食物让出来给我们住、给我们吃,这种心连心的感动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在众多群众中,于务辰对一位市民印象尤为深刻。“这位市民本身也是受灾群众,但他看见我们队员又累又饿,二话没说把自己的一个小商店让了出来让我们歇脚,并且还在断水断电的情况下给我们做了饭,说啥也要我们吃饱了再‘战斗’。”于务辰坦言,此次救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每当面对热情的群众,大家便充满了干劲。
8月4日凌晨许,在完成搜救任务后,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撤离了当地,并于8月4日下午平安回到烟台开发区。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天时间,但救援中的感人瞬间于务辰和队员们依旧历历在目。作为烟台开发区重要的民间公益救援队伍,烟台开发区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还将活跃在防汛、防火以及海水浴场巡逻等工作之中,用于务辰队长的话讲,队员们会把从河北带回来的感动化作新的力量,未来更好地守护烟台开发区市民的幸福生活。
“感谢河北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对我们的认可,感谢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将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烟台开发区蛟龙就一定会第一时间赶到大家的身边。”于务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