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三国志》,乃至《军师联盟》剧中,曹爽伐蜀之役都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但这一战十分重要。对蜀汉而言,土家族名将王平横空出世,抵挡了魏国超大规模的攻势,改变了三国局势;对曹爽而言,这种缺乏才干支撑的雄心,不仅会使魏国招致巨大的失败,也会开启他的灭亡之路。


(资料图片)

三国大战--诸葛亮身后的魏蜀吴

1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卧龙"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曹魏的西南防线为之一松。司马懿上疏魏明帝曹睿,要求趁机攻蜀。曹睿出人意料得拒绝了司马懿的建议,而将司马懿召回。

此前,度辽将军毋丘俭征讨公孙渊,虽招降了乌桓等部,战斗中却进展不顺。曹睿只得把司马懿派往辽东战场,以求彻底解决公孙渊的问题。与诸葛亮的多年对峙,司马懿的军事才华也得到了锻炼,公孙渊毫无意外的被司马懿消灭。

正当司马懿准备按照朝廷要求,取便道,再次出镇关中时,远在洛阳的曹睿再次将司马懿召回,这次是因为曹睿不久于世,要安排托孤重臣了。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语重心长得说道:"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由于即位的齐王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长于军略的司马懿

司马懿不负明帝重托,先是大败由孙权亲自主持的四路攻势,东吴名将朱然由于是直接面对司马懿,损失最为惨重,接着又逼退诸葛恪,并且在战斗中拔擢了后起之秀邓艾。司马懿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这引起了同为辅政大臣的曹爽的不满。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曹芳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像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在司马懿进攻公孙渊的时候,继诸葛亮秉政的蜀汉大司马蒋琬在后主刘禅的授意下,有了动作。刘禅下诏道:

"

贼寇反乱未除,曹睿又凶狠骄横,辽东三郡人民难于忍受暴虐,于是相互连结,与魏分离。曹睿又大举兴兵征夫,与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如今有此变故,这是天赐良机。您应严整治军,总率各军屯扎汉中,一待东吴举兵北进,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击。

"

此刻的刘禅可能是因为年轻,意气风发,再者诸葛亮虽然公忠体国,却也乾纲独断,好不容易从相父的光环下挣脱出来,初尝权力滋味,必然想有所表现。

蒋琬总结了诸葛亮北伐的经验教训,诸葛亮生前多次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沔水东下,于是,蒋琬大造舟船,准备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地,但不料旧疾复发,未能成行。

朝中官员大多认为:水路出兵容易,但万一失败则回返不易,不是上策。但蒋琬对自己的策略还是坚持的,他指出从水路可以与东吴配合,慢慢蚕食魏国,同时利用姜维在陇西的威望,交好羌人,从西北首先出兵,自己则从水陆交通便利的涪县出兵。这很明显是翻版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沿关陇进攻的成了姜维,原先关羽的角色成了蒋琬。

诸葛亮的去世使刘禅走到前台

诸葛亮死后,汉魏两国大规模的战争尚未有过,小规模的冲突还是不断。仅仅在诸葛亮死后的一年,司马懿还没有接到曹睿的诏令,尚在关陇前线,蜀汉平北将军马岱就侵扰魏国,司马懿派牛金将其击退。

这一时间,双方都在忙于内政,曹魏需要适应魏明帝的去世带来的权力再分配,蜀汉也需要学会在没有诸葛亮的状况下处理内政外交。"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因子一直存在,就差一个时机。

曹魏除司马懿外的另一位辅臣曹爽是靠着承袭父亲的爵位、再加上自幼与曹睿相交的近亲关系,才得以成为辅政大臣的。既没有在外充当封疆大吏的显赫经历,也没有在中央从基层干起的历练过程,以这样毫无尺寸之功,自然很难震慑那些曹魏的老臣。

在这种情况下,曹爽更应该团结一部分人、分化瓦解一部分人,但曹爽却大刀阔斧,在重要位置上一律换上自己的亲信。

曹爽明白军队的重要性,在成为辅政大臣前,他已在京城禁军经营多年,所以在晋升老臣蒋济为太尉后,趁机免去蒋济掌管禁军的领军将军一职,而除以自己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外,他还把其他几位兄弟安插在禁军的其他要职上,牢牢把持住禁军的大权;表弟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同时任命何晏为尚书,选拨官员。

邓艾灭蜀示意图

四、延长了蜀汉政权的国祚,推迟了三国一统的进程。兴势之战的大胜使得曹魏在此后的20年里都不敢侵犯蜀汉,令魏国内部对伐蜀产生恐惧心理,魏长期对蜀采取守势,"畏蜀如虎",以至于20年后司马昭提议伐蜀时朝中竟然无人支持。

五、严重削弱了曹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治力,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发生。此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曹魏的军事力量,更使原本相对富庶的关中地区变得"千里饿殍",由于征调了大量农夫参与后勤运输,使农田无人劳作,曹魏当局不得不派大量军队参与屯田,军队的数量大大减少,严重削弱了曹魏在当地的统治力,使得西北少数民族势力不断做大。

以至于后期姜维九伐中原时蜀魏双方都不同程度依仗羌族等少数民族的势力,这种影响在当时可能不明显,但到了晋朝就益发严重,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发生。

曹睿托孤

这一系列的措施,非但没有好的结果,还让失去权柄的曹魏老臣彻底倒向了同样被排挤的司马懿身边。曹爽固然可以将司马懿排除出权利中枢,却无法抹掉司马懿的影响力。

因为在曹爽的父亲曹真死后,司马懿作为继任者,在关陇经营多年,关陇诸将都是司马懿的部下,曹爽既然已经掌握了京城禁军,势必也想将关陇的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有,他也需要一场事功,提高自己的威望,为自己施政扫除障碍,从侧面打击一下司马懿,让曹魏的老臣首鼠两端。

反观蜀汉,诸葛亮对于死后的人事任命,刘禅是基本照办的。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度,先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监管军事;又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也就是把原来集权为诸葛亮一身的职务和权利一分为二,由两个人担当,同时又让两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

曹爽镇不住三朝老臣

但蒋琬、费祎都是志虑忠纯之士,并没有因权力交叉而产生不睦。蒋琬在病重之时,主动将兼领的益州刺史让与费祎。蒋琬在执行自己的北伐计划前,已经推荐姜维为凉州刺史,镇西大将军,率别动队入陇西入羌中作战。

蜀汉朝廷对于蒋琬的北伐计划不太支持,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来汉中,试图劝阻蒋琬。蒋琬因病情加重,退回涪县,但涪县的水路便利,可以更快的到达汉中。

由此可见,蒋琬在病重之时,还在考虑自己的北伐计划的可实施性。蒋琬的动作甚至引起了东吴的狐疑,因为蒋琬修缮船只,虽然是准备从水路进攻魏国,但由于此刻司马懿在东南战线南下,蜀汉不出兵乘虚夹击敌人,反而弃离汉中,让东吴大臣认为蜀汉要背盟,结魏攻吴,幸好孙权力排众议,反应也很平淡。

消极对峙--曹爽征蜀另有目的

2

蒋琬率主力从汉中退回涪县,一者自己身体堪忧,二来是想重新尝试新的北伐战略,退守之前,所留兵力仅仅有镇北大将军王平所率三万人。曹爽却认为是蜀汉的全线退却,攻蜀的时机已经成熟,而且急于立功,就触发了大战的发生。

244年3月,曹爽西至长安(今西安西北),任命亲族夏侯玄(夏侯渊从子夏侯尚之子,玄母为曹爽的姑姑)为征西将军,都雍、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郭淮为夏侯玄军前锋。三月,曹爽自己从长安率数万人出发和夏侯玄的部队会合,从骆谷合兵十余万,自骆谷口攻汉中。

古汉中地形图

汉中是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一片较为狭小的山间盆地,它的北面是莽莽秦岭,南面为大巴山。自古就被称为"形势之地",所谓"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

这里交通便利,"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作为连接关中与巴蜀的主要通道,历来敌对双方为了自身的进退考虑,都会竭尽全力争夺此地。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汉中对于蜀汉的意义要比对于曹魏的意义更为重大。

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汉中与蜀中的联系更密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秦岭的险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

魏蜀以秦岭为界,尚可共享秦岭之险,若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将倒向魏国,故而时人即言"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失去汉中,蜀汉就难以立国。只不过,魏国要夺取汉中又谈何容易!从关中前往汉中较为近捷的是穿越秦岭山脉的三条通道,即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

东路是最长的,总计超过330公里,北端直达长安以南,南段称为子谷,北段称为午谷。子午谷崎岖的地貌提供了大量可以完美伏击的地点,设伏方可以轻易全歼谷内敌军,所以这条最长的路线也是最危险的。如果蜀汉发动攻势,经此道路可以轻易威胁长安,这也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魏延所建议走的路。

西路是长235公里的褒斜道,在三条之中路况最好,北段称为斜谷,南段称为褒谷,其南端在汉中北约25公里,北端在今陕西眉县南15公里。在褒斜道中心,另一条峡谷箕谷西向延伸,然后转而北向,最终止于当蜀汉进攻时受到威胁的战略要地陈仓附近。

如魏采取攻势主动出击迎敌,良好的路况意味着蜀军能更快聚集守军并在魏军出谷前阻止其进攻。这相对来说,秦岭诸道中相对省时省力的,褒斜道以南循褒谷、北走斜水而得名,路程五百余里,道的北口即是渭水之滨大名鼎鼎的五丈原,故汉代关中通往巴蜀的驿路就设在这条道上。即便如此,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争中,仍因褒斜道险峻的山路吃足苦头,感慨"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中路是210公里长的傥骆道,它是最短的一条,以其两端得名。南端接近今陕西洋县的傥水河,北端在今陕西周至县西面的骆峪。因此,其南段叫傥谷,北段叫骆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