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1日讯 8月11日下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开馆”新闻发布会。山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网络安全保障中心主任李开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岩,区社科联主席杨丽娜,区委宣传部四级主任科员、文教室主任尹振涛,区文化馆馆长李卿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开华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山亭区积极推进文化“两创”,连续三届获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入选省级“非遗进校园”典型实践案例、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3个,省级革命文物名录9个,西集镇入选省级文化生态名镇。目前,全区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其中省级项目4个(伏里土陶、山亭皮影、山东琴书、枣庄泥塑),市级项目45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山亭皮影代表性传承人陈守科、伏里土陶代表性传承人甘言地),市级20名,区级67名。

为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让老手艺成为时代“金名片”,大力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亭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暨“山东手造·亭有匠心”手造展示销售专区,充分展示了山亭区丰富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民间工艺,展现出山亭新时代匠人精雕细琢的技艺、匠心独运的创造,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山亭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该展览馆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落在文化聚集区、居民休闲区、集中服务区于一体的市民中心旁的翼云休闲广场,总投资200余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20余万元、展陈80余万元。展览馆牢牢把握“齐鲁文化”“手造文化”的核心内涵,集“山东手造”展示、销售、研发、孵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展陈省、市、区级代表性项目伏里土陶、山亭皮影、山东琴书、枣庄泥塑、王氏铁艺等40余个,精彩呈现20余位非遗传承人捐赠的代表作品120余件。同时,展览馆创新传播方式,打造“亭有匠心”非遗直播间,邀请非遗传承人线上传授手工技艺、讲述非遗故事、销售手造产品,使“小手艺”不断创造大财富,带动乡村振兴。

闪电新闻记者 刘印红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