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袁隆平院士亲自为施甸题字“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8年8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步入施甸,你可以看到这个四面环山,像木槽一样狭长的坝子,盛满了四季和炊烟,也盛满了稻谷良种。那并不广袤的田坝上,每年都培育着2000亩以上的两系杂交水稻母本,这个数量估计占全国用量的80%左右。


(资料图)

据施甸县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施甸县最早于1978年引入杂交水稻这一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起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仅新引进15千克种子,选择在甸阳镇团树村、旧城乡龙塘村进行小面积试验。当年试验产量达420千克/亩,比当地常规稻增产30%。为进一步证明杂交水稻在施甸推广的可行性,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在保场乡(现属仁和镇)、银川办事处(现属由旺镇)等多地进行试点示范,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得出结论:“施甸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是适宜发展杂交水稻的。”由此,杂交水稻在施甸安家落户。

可喜的试验成果激发了施甸种植杂交水稻的巨大动力和潜力,杂交水稻在施甸已家喻户晓。即后,田间地头、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杂交水稻,全县持续掀起了种植杂交水稻的热潮。随着农村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施甸发展杂交水稻也有了新的突破,从基本种植到科学研究,从粮食安全生产到科研贡献,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9年,湖南农业大学收集了全国740个气象站点及50年的气象资料,计算机软件系统筛结果显示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是全国范围内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最佳基地。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深入施甸县水长乡平场子村进行18.6亩两用核不育系繁殖验证,施甸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获得了526千克/亩安全稳产、高产优质的优异科研成绩。2011年,施甸县对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又进行小面积试验,以743.8千克/亩的产量创造了该领域亩产世界纪录。2017年12月12日袁隆平院士亲自为施甸题字“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8年8月施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2022年4月11日,施甸县人民政府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共建“云南两系杂交水稻种业创新(施甸)中心”和“李小林(施甸)专家工作站”。

回望施甸的发展“稻路”,40多年来施甸人民始终保持着对热土的挚爱,不断进行试验总结,从试点到推广再到科研,一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用一粒小小的种子创造了一个奇迹,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施甸县通过水稻科研基地、核心繁殖基地、高标准稻田和综合服务区4个项目的建设,建成核心科研基地500亩,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打造全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亲本繁殖的核心基地,做大做强水稻亲本种子繁殖产业,努力建成全国杂交水稻育种“夏繁”基地,和海南“冬繁”基地有机结合,将常规8—10年的育种时间缩短为4—5年。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多措并举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创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优良模式,以“稻+”模式开展绿色产业,创新发展水稻产业,走绿色增产增效之路,实现水稻制种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制种产业带动300多户各族群众增收740万元,还带动全县种植水稻1.6万亩,实现产值3782万元。

此外,施甸县还引进优质制种龙头企业,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核心,整合稻米加工资源,以品牌为核心,以法人定制为突破口,扩宽销售渠道,通过做基地,做专属品种,提高大米品质。做精主产品加工,并实现碎米、米糠、米胚、稻壳、麸皮等副产品再加工、农作物秸秆等“废料”生产转化,实现物尽其用“稻无忧”。围绕“红色+绿色”发展思路,立足“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金字招牌,以水长村项目“一核”——水长农耕署,“两轴”——水稻育种轴、水长村庄轴,“三环”——水环、田环、村环,“四节点”——水长渔家、水长广场、山高水长、水长南田项目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拓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农耕文化、水稻栽种体验、生态水果采摘体验、乡村特色民宿、饮食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旅游服务项目,实现产业多元化、产业区更繁荣。通过打造全国最大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育基地,融合善洲林场等旅游景区发展,实现全县旅游收入20亿元。

施 融

编审:王灿

责任编辑:胡瑞 施媛媛

美编:范南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