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沙特的主持下,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成功举办,在俄罗斯缺席的情况下,中国的参会引起了不少外媒的关注。即便这次会议并没有达成任何成果,乌总统泽连斯基仍认为富有成效,结束以后也趁热打铁,开始给中国打起了感情牌。
【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在沙特吉达举行】
战场上打不过,乌克兰和俄罗斯拼情商
【资料图】
这场会议名义上为了调解俄乌冲突,其实各方背后都有小算盘。从表面上来看,沙特虽然是东道主,但背后还是美国在支持,希望能在国际社会上争取更多发展中国国家的支持。美国之所以躲起来,就是为了避免营造这场会议被美国裹挟的意味。由于俄罗斯的缺席,之前外媒就很关注中方是否会接受邀请,最后我们选择派出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出席会议。
对于俄乌双方来说,这场会议的意义完全不同。虽然会议并没有达成任何声明,也没有国家明确改变立场,但在泽连斯基看来,各国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没有俄罗斯参加的会议,这就够了。所以事后,泽连斯基用了富有成效四个字来做总结。重点是,中方的参与,让乌克兰嗅到了不寻常信号,就连美国官员都称赞,中国能来是好事一件,趁热打铁拉拢中方,就成了当务之急。
在举办这场会议的时候,中国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不少地区由于短期内降水量激增,爆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于是,泽连斯基就抓住这个机会,在其社交平台上声援中国,希望这场洪水能够赶快过去,他祈祷所有伤者早日康复,早日重建家园。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动态并不是用乌克兰语发文,而是直接用中文写的,在满屏都是外文的动态中,显得尤为明显。
【泽连斯基声援中国抗击洪灾】
无独有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与我国外长王毅通话时,也对中国的洪涝灾害表达了慰问,而其最想要的防护门票,中方也给了。这两个人,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了谁灵感,对中国大打“感情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有求于中国。
发声声援中国,背后目的有三个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泽连斯基希望中国出面的例子不在少数。在俄罗斯退出黑海运粮以后,乌方三番五次,说俄罗斯的袭击,炸毁的正好是要运往中国的粮食。而这样做与的目的,就是因为不管是联合国还是土耳其出面,都无法使俄罗斯回心转意,所以想把中国拖下水,希望能去劝劝俄罗斯。
之后,泽连斯基又表示,俄罗斯对基辅发射了一连串导弹,导致乌克兰的“战略企业”马达西奇被导弹击中。而马达西奇,正是之前中企打算收购的企业,但最终由于美国从中作梗,导致合作停滞不前,现在中企还有45亿美元的投资没有拿回来。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乌克兰施压中国出面又一招。
但是,对于乌克兰的“连环计”,中国并没有上套。所以泽连斯基才选择声援中国洪水。这样一来,就能达到三个目的。
首先,就是展示他对中国的友好和尊重,以及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期待。泽连斯基曾表示,他希望与中国领导人会面,讨论如何结束俄乌冲突如。他也曾呼吁中国不要模棱两可,而要像美国一样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
【中国是乌克兰主要粮食进口国】
二是增进他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象和声望,表现出他是一个有人情味和有国际视野的领导人。泽连斯基在乌克兰国内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他需要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寻求外部的援助和合作。既然战场上打不过,就和俄罗斯拼情商,来博取中国的更多好感,希望中国能为劝和促谈贡献更多智慧。
三是借此机会推动乌中双边关系的发展,增加经贸、文化、人道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不久前,中乌两国在基辅举行经贸谈判,中方同意在今年年底签署合作协议,进口乌克兰的面粉、蜂蜜和饲料等产品。在波兰等国决定禁止乌克兰农产品的背景下,中国的合作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只要与中国搞好关系,今后的合作只会多不会少。
但美智库专门研究中国项目的主任孙韵表示,中方选择参会,不是因为态度变了,也不是为了要和西方寻求结果,而只是为了倾听现场的讨论,避免会议沦为西方的一言堂,其实是在帮助俄罗斯。可惜这点,乌克兰似乎不明白,但中国的立场,也不是说几句好话,就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