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若水 ※来源:若水的声色影像※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一个人上位的起点,就已经给整个命运做了注脚。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余莺儿阶层跃升为什么失败了?缺乏内在成长力才是最致命的》,后台有读者留言,觉得很有启发,但也很好奇:像余莺儿这样从底层爬到顶级贵族圈的人,到底怎样做,才能守住阶层呢?其实,一个人上位的起点,就已经给整个命运做了注脚。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余莺儿得宠的起点。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余莺儿之所以能够爬进后宫贵族圈,是因为冒名顶替甄嬛。在这个过程中,她犯了欺君之罪,同时也站到了甄嬛的利益对立面。这也就注定,甄嬛崛起之后,不会放过她。那么,皇上是否知道余莺儿是冒名顶替呢?连果郡王都看出来了,作为识人无数的政治圈顶级玩家,皇上怎么会不知道?他后来和果郡王评价余莺儿,就暗示了他对此心中有数。皇上之所以没有揭穿余莺儿,一是因为余莺儿新鲜有趣儿,会唱昆曲给他解闷儿,当然这只是表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余莺儿有利用价值。皇上登基不久,就余莺儿代表的是皇上的态度,她越无知,皇上对后宫的掌控力越能得到彰显。这,就是余莺儿得宠的起点。是不是想想都脊背发凉?说白了,余莺儿只是一颗用完就废的棋子。皇上拉她进局,皇上给她设置了角色任务,皇上给她安排好了后路。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废了,因为她本人没有任何可供皇上长期利用的高价值(比如人脉、资源、背景、智慧、能力……美貌和会唱昆曲这点可替代性很强,不是后宫稀缺资源),还犯了欺君之罪。从某种程度上说,甄嬛站出来揭露余莺儿冒名顶替自己,正中皇上下怀。甄嬛想借皇上之手除掉余莺儿,而皇上也找到了台阶,借甄嬛之手废掉她。只不过皇上“魔高一丈”,他不想担喜新厌旧、心狠手辣的骂名。他知道余莺儿不肯就死,就留了个后手,只是赐她自尽,以彰显仁慈,其实就是等着其他人去下手。皇上,才是余莺儿之死幕后的主导者。余莺儿对这一切有没有清醒的认知呢?并没有也不可能有。余莺儿所处的阶层,就注定她不可能对顶级贵族圈的游戏规则、利益博弈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她能看到的只是权力无所不能、荣华富贵迷人眼和尔虞我诈这些表层现象。她不但没有清醒的认知,还疯狂作死,疯狂展示了什么叫做“初生牛逼不怕虎”:加入华妃阵营,和太后、皇后对着干;肆无忌惮地夜半高歌,惹太后不满;高调排挤眉庄、欣常在等贵族圈老人。余莺儿做的这些,皇上是很满意的,因为这就是皇上希望她做的。这是皇上在利用她这个工具人重新彰显后宫掌控权。但余莺儿不懂,她肤浅地觉得是皇上喜欢她。那么,假使她入局后低调做人,讨皇上欢心的同时也与皇后太后以及后宫众姐妹搞好关系呢?这俩本身就是背道而驰的。她想讨皇上欢心,就得和大家对着干。一旦关系和谐,那就不符合皇上的期待,也就失去了仅有的那点利用价值。《甄嬛传》的精彩就在于此,它很真实,很震撼,也很让人警醒。余莺儿的命运可恨又可悲。靠着不正当手段上位,且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即便迈入了更高阶层,这贵族圈也不属于她。她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当炮灰的命运。用茨威格《断头王后》中的一句名言来概括,就是:若水。致力于影视剧评、读书生活、女性情感领域写作,执笔写文,煮字疗饥,一起变美、悦己、更强大。文章转载/商务微信:natalielee13。- 推 荐 阅 读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