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范大姐(化名)。当她一进入诊室,空气中便充斥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腐臭,去除胸部敷料,接诊医生的胃里瞬间翻江倒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资料图】

乳腺包块破溃一年多成巨大恶臭“包袱”

原来,范大姐2021年就发现左侧乳腺包块,因个人原因没有检查及治疗;2022年,左乳的包块增大并出现破溃,到当地医院用中药外敷后,肿块仍逐渐增大,破溃加剧,开始出现明显乏力,但患者仍因个人原因没有进一步治疗。2023年春节起,患者开始乏力明显,浑身散发莫名的恶臭气味。在家人的极力劝慰及陪同下,范大姐辗转多方求医,均被拒之门外,后经多方打听,怀着最后的一丝希望,他们找到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王少华主任团队。

据介绍,患者入院时重度贫血、重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炎症指标高、凝血功能紊乱、肿瘤指标高、营养状况极差。PET-CT检查结果示:左侧乳腺内巨大不规则分叶状肿块,约22.5×7.7×14.7cm大小,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左侧乳腺恶性肿瘤伴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全身其他重要脏器未见明显转移。左侧乳腺肿瘤活检术后,病理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局部晚期。患者病情十分凶险,肿瘤负荷大,伴有严重的肿瘤恶液质状态,目前没有手术和全身静脉化疗的指征。

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

王少华主任团队评估患者病情,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迎难而上!制定了“一消、一长”(即减瘤及全身营养支持)的策略来为后期的肿瘤切除争取机会。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介入科鲁景元主任医师和介入科团队行供瘤动脉灌注化疗、动脉栓塞治疗。

治疗后,瘤体开始坏死。然而,患者并未如预期中的那样:肿瘤缩小、恶液质纠正;反而因瘤体坏死,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炎症介质吸收入血,引起反复高热、渗出增多,恶液质状态进一步加剧。

是放弃还是坚持?这是摆在团队面前的艰难抉择!团队围在范大姐床边,面对她眼中对生的渴望,大家都沉默了……团队经激烈讨论、反复斟酌,认为“一消、一长”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选择怎样的方式才能够达到“长>消”的状态,成为摆在团队面前的难题。

此时,团队的导师黎介寿院士曾提到的“损伤控制理念”让他们灵光乍现:是否能够通过消融的方式将肿瘤的“湿性坏疽”转化为“干性坏疽”,进而减少体液丢失、遏制营养状况的恶化,同时达到减瘤的目的?

在该院领导的支持下,团队与范大姐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另辟蹊径,放手一搏!团队为范大姐在全麻下行左侧胸壁巨大肿瘤消融术。手术历时4小时25分,过程顺利,术后瘤体较前明显萎缩,渗出减少;部分瘤体于术后2-3天开始坏死、脱落,术后炎症指标显著下降,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半个月后,左侧癌灶局部溃烂脱落,瘤体较前明显减小,各项指标较前好转。1个月后,团队再次在全麻下行左侧胸壁巨大肿瘤消融术。

主动出击,9个小时鏖战患者“重获新生”

经过1次动脉化疗+动脉栓塞术、2次微波消融术以及持续、积极的营养支持等治疗,范大姐左侧胸壁的巨大肿瘤显著缩小,肿瘤恶液质得以纠正,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是继续僵持还是主动出击?团队来到了“战局”转换的决战时刻……

王少华主任团队决定主动出击,立刻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左侧乳腺癌扩大根治术+腹直肌皮瓣切取移植胸壁修复术。6月2日,患者在全麻下接受了这场对她来说可以称为“重获新生”的手术。经过9个小时的鏖战,范大姐平安回到家人身边!

历时整整120天,范大姐身上背负了一年多的巨大恶臭“包袱”终于被成功“卸下”!术后第二天,范大姐就能下床自由走动,范大姐和家属十分激动!她逢人便说:“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20天的治疗过程,历经艰难险阻,无论是医疗团队还是患者本人和家属,内心都感慨万千!

王少华介绍,乳腺癌作为目前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发病率高,疾病进展快,但早期发现,及时、规范治疗往往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通讯员 史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