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重视学生的名字没有问题,想给学生取一个有个性的名字,成为众多学生中最特别的那一个。但家长不要忘记,名字就像一个“名片”,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对于学生来说,名字可能还会影响到学习。
有的家长没有主意,一味追求个性,给学生取名时考虑不周,让学生从小到大经历各种尴尬局面,经常被同学起外号,老师上课不敢轻易点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不少大学生吐槽自己的名字,不知道家长当初咋想的,给学生起“显眼包”名字,给学生和生活带来许多困扰。
女大学生名字过于“特殊”,老师点名有意回避
大学生时间充裕,同学之间会互相调侃名字,比如有男大学生叫“蓝宝曦”,这个名字非常女性化,引来身边不少同学戏弄,喊他“宝宝”。男大学生也不希望同学喊自己的名字,可是大学上课经常点名,老师也经常误会叫这个名字的是个女生,结果听到男生答到,都会专门抬头多看几眼。
(相关资料图)
不少大学生都有相似的苦恼,有的大学生不止自己不希望被老师点名,老师点名时也会有意避开。
一位女大学生名字过于“特殊”,叫“尼妹”,老师上课点她名字就像是在“骂人”,座位上的同学也会跟着起哄,调侃女大学生。可想而知女大学生和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有的家长追求个性,给学生造成不少麻烦。
还有老师感叹,没做最离谱,只有更离谱,拿到学生点名册的时候备受打击,感觉自己“学问”有限,各种生僻字,四字名字。家长煞费苦心,老师却想静静。
家长给学生起名要多思考,名字伴随学生一生,即便是毕业后也始终跟着学生,老师点名,考试、与同学交流的时候,若是名字太“奇葩”,很可能成为“笑柄”,学生学习状态会受到影响,身心健康正常也会受到牵连。
大学生要正视自己的名字,去关注更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家长若是发现名气不好,可以及时给学生改名,可是大学生想要改名难度非常大,关系到档案、学籍等问题。
大学生已经成年,应该学生正视自己的名字,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评价。大学生不改变别人,那就从自身出发,去关注更有意义的事情。当大学生有出色的专业能力,为集体做出贡献,大家也就不会紧盯着你的名字,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大学生本人身上。
大学生若是对自己名字不满意,可以给自己取一个“艺名”,平常社交的时候都用“艺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大学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自己身上,努力学习,不要为这些没意义的事情费心伤身,更不要让其影响自己的心态。家长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要给学生取“奇葩”名字?
俗话说的好“人如其名”,家长要认真思考,不要一时兴起认为很幽默,名字是伴随学生一生,家长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免学生上学后总是顶着“破外号”,避免那些奇葩名字,别给学生添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